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很多人都希望能亲手栽种一棵树,看着它参天成材。 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浇灌一棵树,或是培育一个人才都不容易,而制造一部电影也是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同清点一下那些耗费很多时间和肉体拍摄出来的电影! 不懈的勤恳匠人:詹姆斯·卡梅隆 《阿凡达》 1997年《泰坦尼克号》的庞大胜利并没有让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感到满足。 他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创作了《阿凡达》,用自己的匠人肉体看待电影,给世界准备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2009年12月,《阿凡达》在人们的期盼中如约而至。 这部原本希望于1999年上映的电影由于卡梅隆以为特效还没有抵达预期而无限推迟。待一切都成熟后,卡梅隆应用了最精尖的科技伎俩中止拍摄,同时还将CG技术的运用推向了极致。 更为夸大的是影片以至还为纳美族人特地创建了一门独立的言语。认真的卡梅隆经过每一帧的细节来打磨电影,最终呈现给了世人这部佳作。一举斩获了奥斯卡最佳摄影、视觉效果与艺术指导三项技术奖。 顽固的青春匠人:理查德·克林莱特 《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是一部关于青春和长大的作品。剧情简约明快,以少年梅森为主线,讲述了从他6岁开端不时长大到18岁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梅森和姐姐以及父母的关系也在不停地变更。他最终也由一个稚嫩心爱的男孩长大为一个成熟的男人。 这样的剧情不需求什么特效和后期,但令人诧异的是主角梅森从6岁至18岁的长大没有请不同年龄段的演员。而是由饰演梅森的艾拉科尔特兰真实的从自己6岁拍摄到了18岁!拍摄周期跨度12年,4000多天。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用惊人的耐烦和意志力拍摄出了这部电影。最终取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以及第72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同时还取得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 崇高的时间匠人:迈克尔·艾普特 《人生七年》系列 人能否生下来就处于固化的阶级当中?能否真的没有措施改动自己的命运?命运真的是先天决议的么?1964年时,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带着这些疑问,着手开端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人生七年》,英文名即为大名鼎鼎的《7 UP》。 艾普特选取了14个英国各个阶级的7岁孩子做为了拍摄对象。他们当中有最底层阶级的孤儿,有中层家庭的孩童,还有一部分来自英国最上层社会的孩子们。每隔七年便来回访一下他们,看看他们到成人以后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 理想是无比残酷的,同样的年龄下,底层孩子还在为生活而犯愁时,而上层社会的孩子们曾经接受着精英教育了。当他们成人后,大部分人依然过上了父辈们的日子,持续了他们的阶级。 《人生七年》是艾普特规划了一部横跨半个多世纪的系列纪录片,被选中的孩子们从七岁开端受访一次,然后是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不时到他们56岁。影片也从1964年拍摄到了2012年,这部令人震动的作品真实的反响了阶级固化的英国社会的当下状况。 专注的魔幻匠人:乌尔善 《寻龙诀》 不只需讲好一个悬念丛生的故事,还要在画面上为宽广盗墓迷打造出最佳的视觉效果,这不时是导演乌尔善筹备电影《寻龙诀》时所面临的难题。 为了拍摄好这部作品,乌尔善准备了七年有余。不只走访了各大博物馆以及墓穴中止研讨,还向许多考古专家们虚心学习。在敲定剧本前曾“大改七八次,细修了400多稿”。 开拍时的前期准备也破费了两年时间。为了将盗墓的最佳视觉效果呈现给观众,《寻龙诀》团队在场景搭建上做足了功夫,同时还约请来了最优秀的演员们助阵。 拍摄时采用了3D技术拍摄,后期则请来曾荣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道格拉斯团队操刀,耗时一年多制造了多达1500个特效镜头。 这部诚意十足的作品一经上映便俘获了大批“灯迷”的心,还有网友惊呼这部作品代表了当时中国商业片和电影工业化的顶级水平。 坚韧的铁血匠人:管虎 《八佰》 2019年备受等候的华语巨制、亚洲首部全程数码IMAX电影、《老炮儿》之后管虎导演的又一力作, 战争史诗片《八佰》发布首款预告片。短短100秒的预告虽只是冰山一角,但震动的局面还是让大家大呼过瘾。 算起来,管虎导演准备《八佰》这部电影长达十年,制造周期前后耗时四年,是他和华谊兄弟协作的第一个项目,由于无论从编剧、制造和表演各方面的请求都太高。管虎是一个有着激烈理想主义人文视角的导演,他的每部电影都在尝试应用抢先的电影技术和言语。 好比说“全程数字IMAX电影”说起来就十几个字的电影技术术语,可全程高倍数的明晰,意味着要重新挖一条200米长的河,等比例复制河两岸的建筑,岂但仿真枪的重量要和真枪一样,就连逃难者的皮箱也要像塞了金银细软一样沉甸甸。对主演的苛刻不用提,演日军的群演也要从武校找几百学生锻炼,细到包含日自己的敬礼和扎了绑腿后的步态…… 往常看来,华谊兄弟、管虎和制造团队的虐心打磨,也有八百勇士一样向死而生的决绝。 正像管虎导演所说:“那是我们民族最为灾难的日子,今天,我们必须用摄影机跟着他们走过每一步、去看看究竟是什么力气、让这些微缺乏道的小人物最终抑止了对死亡的恐惧、迎来作为人的辉煌!《八佰》视为代号,它应该不是一群人的故事、它应该和一个民族有关!” 其实无论是卡梅隆12年打造《阿凡达》、林克莱特12年记载《少年时期》、艾普特40年书写《人生七年》、乌尔善七年筹备《寻龙诀》,还是管虎十年筑《八佰》,这些导演最让人尊崇的是他们的匠人肉体。煞费苦心,以“匠心”筑光影之梦! 匠心肉体,是一种时期肉体,是一种人生境地。只需具备了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匠心肉体,出鞘时才干一鸣惊人。 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往常。加油吧! (文章资料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