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英国《泰晤士报》12日征引一份最新剖析内容称,2014年失联的马航MH370上一名飞行员可能在飞机飞行的最后几秒钟放下了飞机起落架。 据九派新闻征引英国《独立报》报道,研讨人员近期在马达加斯加渔民的家中发现了2014年失联的马航MH370的残骸碎片,疑似为破损的起落架舱门。 研讨表明,当MH370航班坠入大海时,飞机起落架呈“放下状态”。报道说,这表明“世界上最大空难谜团之一”背地可能存在立功企图。 马来西亚航空飞机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31449977383 2014年3月8日,北京时间零时41分,马航MH370航班搭载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包含154名中国乘客,从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 起飞后不久,该航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航空管制区与越南胡志明市航空管制区交界处忽然与空中控制塔失去联络。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该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海域。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MH370航班失事,推定一切人员遇难。 马航MH370重要残骸碎片被发现 九派新闻报道,这份碎片已在渔民的家中被寄存了五年之久。残骸于2017年3月在马达加斯加遭遇“费尔南多”热带风暴后被冲上海岸。渔民塔塔利表示,他“不知道这块碎片有什么价值”,将它和海运用具、渔具一同摆放在储物室内,他的妻子“以至拿碎片来当过洗衣板”。 吉布森和新发现的起落架舱门残骸 图片来源:外媒 事实上,在马达加斯加曾经发现了多达19块MH370的残骸碎片,但这块碎片尤为重要。研讨人员称:“它能为查明MH370的坠毁悲剧提供重要依据。” 自称为MH370残骸搜索者的布莱恩·吉布森与英国工程师理查德·戈弗雷对此发表了分离讲演。讲演称,MH370坠毁前飞行的最后阶段是“高速爬升”,疑似是为“确保飞机坠毁后解体,且分红尽可能多的碎片”。两人还以为“MH370坠毁的方式绝非海洋上的软着陆”。 戈弗雷在这块碎片上发现了“四处平行的凹痕”。他以为这意味着“飞行员做出了破坏机体的高速冲击,还经过加长起落架来让飞机快速漂浮。” “马航MH370事情是人为招致的坠机事故”,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马来西亚警方曾发现MH370的机长、53岁的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曾经运用家庭电脑上装置的“飞行模仿器”软件,操作一架波音777飞机向南飞跃印度洋。 《泰晤士报》报道: MH370航班起落架舱门显现坠机时飞行员有“立功企图” 《泰晤士报》报道称,英国工程师理查德戈弗雷和参与搜索MH370残骸的美国人布莱恩吉布森的最新剖析表明,这架客机的坠毁可能是疾速且故意坠毁的。 《泰晤士报》称,在这篇报道刊载(当地时间12月12日)的25天前,吉布森在一名马达加斯加岛渔民家发现了一块破损的起落架舱门,这是第一个可能证明了上述剖析的物证。 报道称,对戈弗雷和吉布森的剖析结论至关重要的要素是,这块舱门部件上有4个近乎平行的、从内侧延伸向外侧的穿透性切口,构成这种切口需求极大的力气,他们以为,这些切口是由飞机的两个发起机之一在撞击时解体构成的。 “无论构成切口的缘由是什么,残骸的切口从内向外延伸的事实表明,起落架在撞击时很可能是处于伸展状态的。这反过来支持了如下结论,即直到飞行终止前,不时有一名飞行员是处在工作状态的。”戈弗雷和吉布森总结道。 据《泰晤士报》报道,当飞机必须在水面紧急切降时,飞行员通常不会放下起落架,由于这样起落架会插入水中,破坏机体与水面的接触,增加飞机在减速时忽然解体的风险。报道还提到,之前的一些报道表明,MH370航班的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可能患有抑郁症;此外,2016年,马来西亚官方招认沙阿曾在自己家中模仿飞行过与这架客机疑似坠入南印度洋相似的道路。 但《泰晤士报》也提到,一些人对只需飞行员才干放下起落架这一假定表示质疑,由于假如飞机在飞行中发作结构性毛病,部分起落架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状况下伸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