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都是这样觉得,乱世出英雄,同样的,一些伟大的作品反而是在动荡的年代出现的更多,一些伟大的作家也是在那些不平等的年代更加的多。最近学到民国的历史文人,突然对辜鸿铭很感兴趣。 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11种语言,曾同时为操六种语言的银行团当翻译,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查了一番资料,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另类的人物。当我们还在用住美国房子,请中国厨师,娶日本老婆这个带有一点点玩笑的话来感叹时,他已经直接开挂,让你知道,这个三大享受真的可以美梦成真。 辜鸿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贯通中西,融合孔孟,他游遍欧洲,学会十几种外语,然而大清不予重视,只能做张之洞的师爷。也许,在那个年代,我们也仅仅只能用命运来安慰自己的怀才不遇吧。 在欧洲学成回来之后,一碰到儒家思想文化,他真正认识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先进,但意识过于超前,身处于乱世之中,无几人能理解他一生学术成就; 他心高气傲,才华横溢,对于英语、德语等语言的了解甚至超出本国人,但是面对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的外国势力及其走狗却无可奈何,只好用尽一切机会对外国人逞口舌之利,却无助于国家命运的改变。所以说,很多时候,百无一用是书生,有时候真的是这样。 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了解西洋的繁华和强大后依然转身投入旧中国这必沉之船。为了热爱祖国,连许多陋习都继承下来,可谓爱屋及乌,他不仅喜爱留起小辫,还喜欢裹足小脚女人。可惜的是这种爱也妨碍了他的进步,引用一句对他的评价“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 纵观他的历史,我们能看见一个被命运戏弄,然后又戏弄命运的高傲而孤独、对祖国充满热诚的灵魂。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知道我们将要走什么样的路,其实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即使是面对同样的事情,不一样的人或者说不一样的性格,将会影响他做出不一样的决定,所以也就必然会出现不一样的人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