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表坛作一横向对比就会发现,一切表款大部分都可分为两派:经典与潮流。 经典者,几十上百年传播下来的简直不曾大变的设计,典型例子如劳力士、百达翡丽等;潮流者,新兴不久,突破常规,特立独行,典型代表如RM,以及我们今天要说的,宇舶。 2019年4月9日,也就是昨天,受宇舶约请,万表世界团队前往广州天河区太古汇,参与了宇舶限时体验店活动。期间,我们与品牌相关人士中止了畅快交流,并近距离上手体验了宇舶的新款作品,关于该品牌有了更深的了解与直观认知,在此,愿把第一手感受分享给大家。 活动伊始,由担任人向我们引见宇舶的品牌历史。在此之前,由于我更多关注传统的制表品牌,对宇舶的了解也只是泛泛。认真听完相关引见后,觉得这个品牌确是有它自己的共同之处与强大魅力。 在开头,宇舶的引见与我在文章开篇所说的概念不约而同,即制表产品有传统与新潮之分。有一句话令我的印象特别深化:“很多牌子关注着过去,宇舶则是关注未来。”(大意如此) 在这里必须求事前作一下声明,无论新派老派,都并无高低之分,只关乎个人口味。而专注于一点,便能称得上特征。 宇舶的新潮之处,便在于它关于各种新型材质的应用,这在同价位品牌中,应该算是独一份。其品牌开创也与材质相关——1980年,宇舶初创,便初次将黄金材质与橡胶表带分离起来,发明了钟表历史的“第一次”。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研发各种新资料的路上一路狂奔。 在担任人的引见中,宇舶的各种黑科技材质相继得到展示。好比王金、特殊的钛合金、五彩斑斓的陶瓷、碳纤维、魔力金、乃至稀有的蓝宝石表壳……我个人以为,这应该是宇舶与同价位品牌竞争的最大砝码。 材质相当冷傲 随后,引见来到了宇舶另一个“新”的中央:跨界协作。原本,钟表品牌跨界协作并不是什么新颖事,但宇舶的特殊之处便在于它的协作对象。依据我个人的比较而言,很多朴素品腕表的跨界协作对象都倾向于小众、高雅、昂贵、传统之范畴,如马术、航海等等;而宇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勇于去跟一些倾向于大众、街头、新潮的单位作跨界协作,更接地气一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依据所听来的引见而作的大致剖析,并不绝对。这两个方向也无高低之分。 宇舶的跨界协作我归结为两大类:体育与艺术。 体育界最经典的协作之一,便是跟足球界的协作。据引见,在此之前,足球不时被视为一项平民化及街头化的运动,因而愿与之协作的朴素钟表品牌并未几。宇舶向足球界伸出橄榄枝,先后成为多项严重赛事之资助商,并选择贝利、姆巴佩、穆里尼奥等足球名人作为代言人,算是同级别品牌中的开先河者。 猜猜这是谁? 而在艺术协作方面,宇舶选择协作方的路子也有别于传统,相对更“野”、更街头、更潮流。好比,与纹身巨匠马克西姆·布奇协作的刺青腕表就成为了品牌旗下最火的表款之一,常常刚面世就被预定一空。我们在现场所见到的数只实物,都被告知曾经“名花有主”。从这里能够看出,宇舶的跨界协作,以“年轻”及“前卫”为首要特征。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总结。 综合上述,我们能够看出,新资料与新协作,算是宇舶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它的“新潮”之所在。在我看来,这就是宇舶的DNA。当一个品牌具有了自己的DNA,便能够区别于同价位的竞争者,树立起稳定的粉丝群体与圈子。从这个角度看,宇舶在未来将具有相当刚强的生命力和不俗的市场潜力。 在引见终了后,我们开端近距离体验宇舶的产品。我先后上手体验了碳纤维、王金、陶瓷、钛合金等材质,觉得十分温馨。特别是刚出不久的,由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尔夫球手达斯汀·约翰逊代言的那只Big Bang Unico高尔夫腕表,表壳是用宇舶独家的特殊碳纤维材质制成,上手轻若无物,我简直觉得不到它的重量。更有趣的是,这只表还可用来计算高尔夫的进洞数。让我直接体验到了宇舶在设计上的走心。 9点位的窗口是可计算进洞数 其次,我关注的另外一个点是机芯。特意看了几只表,并与品牌方中止了一些交流,结果还是比较称心。往常宇舶的自产机芯有着很不错的进步,如陀飞轮、长动力等等技术都很让人冷傲,特别是50天长动力更是发明了当年制表界的新纪录。假如宇舶能在机芯上继续坚持这样的发力,未来值得等候。 在此之前,我也阅读了一下宇舶在今年巴展上的新款状况,据我察看,其主打系列,是以圆形表壳的经典融合系列法拉利协作款、与刺青师协作的Big Bang Sang Bleu II系列和酒桶形表壳的Spirit of Big Bang系列为主,每一作均坚持了“新资料”、“新协作”的特性。而我个人最偏爱的,还是酒桶形表壳的Spirit of Big Bang系列。 出于个人口味,我十分偏爱酒桶形的壳型。看一下我拍摄的上手图便能知道,驾驭难度并不大。我的伎俩算是比较细了,戴的这几款表径都在44~45mm左右,依然并不显得很大。佩戴感受也十分温馨。 说起佩戴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宇舶目前的绝大部分表款都是以橡胶表带为主。我们在现场难得见到了几款皮带,拿起一问,却还是另有玄机。原来,这条表带分为两面,朝外的一面是鳄鱼皮表带,朝向伎俩的一面是橡胶带。这样,既有皮带的外观质感,实践佩戴却还是橡胶带的体验。(凡是在热天戴过皮带的表友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另外,品牌方还在现场向我们展示了共同的表带快拆系统,改换表带过程确乎极为疾速:一按按钮,即脱下表带;把新表带往凹槽处一插,即改换终了。全程不外一二秒耳。 置信很多表友都跟曾经的我一样,对宇舶的印象还比较粗浅。实践上,这个新兴品牌值得发掘和探求的中央着实不少。据我所知,在国内能直接接触到宇舶表的机遇并未几,广州太古汇二层的限时体验店是为数未几的好机遇,感兴味的表友能够去一探究竟。 好了,你关于宇舶的印象又是什么呢?(更多精彩实拍,请关注万表世界的微头条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