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家与Airbnb传来资本合作的传言,让旅游圈着实兴奋了一把。因为自前几年的美团点评、携程去哪儿、58赶集、滴滴优步之后,已经好久没有巨头合并的消息了。 而途家与Airbnb一旦联合,造一个“迎家”出来,显然是能撼动市场格局的。虽然这一联合目前仍是猜测,但无疑已经搅动一江春水,无论是激流还是暗涌,短租民宿业再无宁日。 “滴滴+Uber”的翻版? 途家+Airbnb,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惊呆众人的滴滴与优步中国的合并。因为从双方身份地位来看,一个是分享经济开创性的国际化巨头,一个是这一领域的中国区老大。 而且,从竞争态势来看,二者都是对方不容忽视的对手。Airbnb在中国的房源已有8万套,虽然距离途家的45万套还有相当差距,但要考虑到其入华仅一年多,而途家已成立五年有余,而且在Airbnb的品牌光芒下,迅速拓展房源并非难事。这对途家来说显然是个威胁。 而在海外市场上,途家也正在大力推进,与Airbnb正面交锋。所以,去对手化的合并动因,对于双方来说还是存在的。 但深究起来,途家与Airbnb的情形跟滴滴优步还不太一样。 从市场格局来看,滴滴与优步当时几乎垄断了在线打车领域,只剩它们两家,一旦合并,就再无对手。但短租民宿业不同,其市场主体目前仍较为分散,有小猪、住百家这样的专门平台,有首旅、如家这样的酒店业介入者,有帐篷客这样的小切口特色,也有地方政府组织下的村民自发建设。这些市场主体依然具有很强的抗衡能力,短租市场远未到通过一场合并统一天下的程度。 另一方面,滴滴与优步合并前,双方的主要业务严重重合,于是双方经历了漫长的补贴大战,直接对抗了很久,在僵持状态下选择通过合并停止消耗。但途家与Airbnb的模式更多是互补,而不是重叠。途家希望借助Airbnb补充C2C的部分,爱彼迎希望借助途家弥补本土化运营的不足,双方如果真的联合,显然比单纯减少内耗更有意义。 谈判注定艰难 从目前传出的消息看,一切都还不确定,但即使双方真的坐在了谈判桌上,这也注定是一场艰难的谈判。 最根本的,是双方的诉求将很难达成一致。 对于途家来说,如果想跟Airbnb达成合作,虽然必定能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但这恐怕并非最大的吸引力。 Airbnb对途家最大的吸引力,势必是在国际市场。Airbnb目前业务渗透至191个国家,超过6.5万个城市,在全世界拥有超过300万套房源。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愈发扩大,短租业的未来竞争必须抓住海外市场。但途家的国际化之路刚起步不久,而且已有住百家这样的有力竞争者。要想弯道超车,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有实力的合作者。Airbnb当然是最佳人选。 而且,对于途家的大股东携程来说,国际化战略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途家更看重的是Airbnb,而不是爱彼迎。 但对Airbnb来说却恰好相反,如果它想跟途家进一步合作,其诉求主要是在中国国内市场,而不是国际市场。 在任命葛宏为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时,Airbnb官方放在第一条的理由是“懂中国用户需求”,Airbnb强调,中国区是除美国以外,唯一一个有独立产品研发团队的国家,未来还会专门开发针对中国的产品,扩大中国区员工数量,市场投资也将翻番。 这些说明,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Airbnb更看重怎样能提高本土化水平。如果说Airbnb真的看中了途家,那么它看中的正是途家强大的本土运营能力,希望双方能在中国本土市场上有更多的合作。 所以,假设双方真的坐上谈判桌,一方谈国际化,一方谈本土化,虽然肯定有互补的利益在,但如果最重要的利益诉求方向并不一致,很难指望谈判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还有一个可能的猜想,将来Airbnb会不会像曾经的Uber一样,把中国区业务单独分出去,成立独立的运营公司(爱彼迎)?然后,将中国区公司与途家合并? 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Uber单独成立优步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在线打车市场太复杂,跟其他国家的市场很不一样,独立运作效率更高。 而短租民宿业同样如此。中国短租民宿行业的市场教育程度、社会信用体系、民众接受度、国民素质,以及面临的政策环境等,都与海外市场很不一样。 尤其是针对民宿的政策监管环境即将收紧,北京已通过《北京市旅游条例》,对民宿经营提出监管要求。其他地方也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这很像当年滴滴和Uber面临政府对网约车的收紧政策,C2C的民宿前景如何很难说。有网约车的前车之鉴,面向C端民宿业在市场策略上必须有所准备,对市场并购或经营结构调整也会更加谨慎,免得将来反而成为包袱。这对于途家和Airbnb同样适用。 但如果真的如上所述,爱彼迎以独立身份与途家合作,那么Airbnb的海外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与途家共享?这样对途家还有足够的吸引力吗? 留给其他人的选项 对于短租业的其他玩家来说,无论途家+Airbnb的消息是真是假,都必须认真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策略。 留给他们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发挥超级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做大平台与“迎家”硬拼。这条路难度太大。目前看似乎只有美团点评刚刚推出的榛果民宿有这个能力,因为背靠美团点评的大流量优势。但这毕竟是个新平台,能做到多大程度只能拭目以待。 另一条路,就是做出自己独特的特色,走垂直细分或“小而美”的路。这条路比较务实,大家似乎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比如住百家借助海航的资源,在海外市场进一步巩固优势;小猪和木鸟引入芝麻信用,在民宿的管理服务上进一步优化;帐篷客继续在帐篷上做出特色;如家推出如家小镇,从民宿延伸到生活场景;莫干山以及无数想成为莫干山的村子,继续探索文化致富之路。 但在资本的力量下,小而美的路能走多久? 先不想那么多了,毕竟,“迎家”还是一个传说,大家都还有机会成为自己道路上的赢家。 注:本文来自品橙旅游 酒店评论 微信:Reader-Review 酒店业思考与创新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