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资讯 回收资讯 查看内容

卡罗素和陀飞轮的区别

2017-12-2 17:34| 发布者: wanhuLee| 查看: 334| 评论: 2

放大 缩小
简介:三问、陀飞轮、万年历被称为机械表最顶尖复杂的三项技术,相信部分读者和万湖小编一样,曾经出于好奇心对于这三大顶尖技术有过略微研究。今天小编要讲的不是三大顶尖技术,而是关于陀飞轮和卡罗素的区别。陀飞轮相信 ...

三问、陀飞轮、万年历被称为机械表最顶尖复杂的三项技术,相信部分读者和万湖小编一样,曾经出于好奇心对于这三大顶尖技术有过略微研究。今天小编要讲的不是三大顶尖技术,而是关于陀飞轮和卡罗素的区别。
陀飞轮相信大家比较熟悉,而卡罗素作为后起之秀,因宝珀而闻名于世。我们知道,地心引力对机芯中的摆轮游丝和擒纵系统产生影响,进而破坏腕表走时的精准,陀飞轮和卡罗素都是为了抵消腕表垂直位置改变时引力对钟表走时精确性的影响。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细微差别的。
陀飞轮是由宝玑先生发明的一种腕表擒纵系统,宝玑大师在1801年获得巴黎专利局专利的设计。虽然陀飞轮装置解决了地心引力对腕表走时造成的误差,但是因为这一技术过于复杂且成本过高,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数据表明,自陀飞轮发明到1986年不足两百年间,只有不到1,000枚含有此装置的时计曾被制造,这便为卡罗素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卡罗素和陀飞轮的区别

十九世纪末,旅居英国的丹麦籍制表师巴纳·伯尼克森(Bahne Bonniksen)希望绕开陀飞轮另辟蹊径,发明一种价格更具优势、结构更为简单、走时更为精确的擒纵装置,从而令更多的时计受惠。但是这个发明因为制作工艺更复杂、元件更多样,价格反而更高。1892年,这项新的发明被命名为卡罗素(Carrousel,意为旋转木马)取得专利,并在英国考文垂地区销售。
随后十余年,卡罗素极为盛行。遗憾的是,卡罗素腕表的制造发展集中在英国,而后世英国制表业并未有长足发展,卡罗素的生产也因此逐渐销声匿迹。卡罗素重见天日是在2008年,宝珀卡罗素首次亮相巴塞尔钟表展,成为世界上首枚卡罗素腕表。这款腕表是历史上第一枚一分钟飞行卡罗素表,拥有最长的动力储存。
知道了陀飞轮和卡罗素各自的历史来源,下面万湖小编要给大家分析分析两者的区别了。客观而言,卡罗素与陀飞轮这两套系统的根本差异在于传输路线。


卡罗素和陀飞轮的区别

陀飞轮就是一个擒纵装置,因为机件处于固定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受到重力影响。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钟表核心的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规律性地做360度周期性恒速旋转(业内公认的理想速度是一分钟一圈)。经典理念中的陀飞轮是一个装有摆轮与擒纵机构的旋转框架,摆轮通常位于中央位置;摆轮下方的第四轮被固定且与框架载台的轴杆同心,擒纵轮的小齿瓣则与第四轮互相咬合,绕着第四轮旋转,旋转的理想速度为一分钟一圈。
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地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
和陀飞轮一样,卡罗素的发明也旨在减少重力作用对机芯运行的影响,只是两者的构造有所不同。陀飞轮通过一条传动轮系与主发条盒链接,而卡罗素则有两条传动轮系:一条为擒纵机构提供动力,另一条则用于控制框架载台的转速。客观而言,卡罗素与陀飞轮这两套系统的根本差异在于传输路线。
卡罗素的设计初衷与陀飞轮如出一辙,基本原理也是将擒纵机构和摆轮搭载于一个围绕轴心转动的框架载台上。不同的是,卡罗素与陀飞轮两者在旋转方式的实现上自成一派。陀飞轮采用固定齿轮,通过框架的旋转为摆轮和擒纵装置提供动力。而卡罗素则不设固定齿轮,它有两个独立又互补的运转轮系,全部由第三齿轮带动。双齿轮传动链中,一条控制框架旋转,另一条为擒纵系统的运行传输动力。
相较而言,卡罗素的设计理念更为复杂,制造时需要更多的部件。因此,它能提供更强的动力传送,能量减弱时振幅损失也较小,从而拥有更加稳定的速率。
当然,陀飞轮和卡罗素都是为了保证腕表作为时计工具走时精准的初衷,复杂的的工艺比拼也为各个品牌带来了胜出的机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2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