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去山兄的“宝珀在三国”,感慨万千。去山兄的文笔令人拍案,为宝珀正名的初衷叫人钦佩。只可惜对宝珀的历史并不非常清楚。但也许宝珀历史上的低调神秘,就注定了它的历史会存在争议。但有一些事实还是毋庸置疑的。同为钟表爱好者,又作为一名宝珀的忠实粉丝。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宝珀。(文笔自然没有去山兄好,权当叙事文吧) 先说些题外话,与钟表结缘也有十个年头了,期间研究过不少品牌,也迷恋过一些品牌,但就像年少轻狂时喜欢结交女友一样,最终挑挑拣拣一圈下来总会发现只有一个是自己最喜欢的,那就是宝珀。 论坛里总喜欢做一些排名,一部分人把这作为宝典,成为买表的依据,其实大可不必,这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研究的喜悦。想要舒适的上奔驰,追求操控的买宝马,关键看自己的需求。顶级品牌里无所谓子丑寅卯,大家都应该去追寻自己心目中的第一。 鄙人也曾经根据网上评出的所谓排名,去引导自己的喜好。一圈下来发现,走到顶级品牌的层次,吸引自己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表款,而是品牌带给自己的归属感和精神寄托。说来有点悬,其实就是品牌的灵魂和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契合。因为每个品牌带给你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无意中走进宝珀的世界。被它的低调奢华、传统创新所吸引。宝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钟表品牌是毫无争议的,是它引领钟表从工匠时代迈进了品牌时代。这是宝珀对于钟表史的第一个历史性贡献。而如此荣耀的一件事却只是从上世纪80年始为世人所熟知。一切亏得当时的CEO Biver,他 确实是品牌营销大师,感谢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一个如此谦卑的顶级品牌。同时不得不佩服低调的宝珀人,他们就这样几个世纪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努力地打造成一个顶级品牌,却毫不张扬。他就像一个隐士,一个武林高手,你爱或不爱,他始终在那里,不悲不喜,打造着自己的钟表王国。这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一致,而我也正是被它的这种态度所深深吸引。 可是不张扬,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辉煌;不张扬,也不意味着它没有历史。有人说,宝珀1950之前的200年都碌碌无为。是否想过一个碌碌无为的品牌能走过2个世纪吗?和世界经济一起经历了几次的起起落落。但确实,凭借着宝珀的实力,完全可以在钟表史上留下很多伟大的作品,这样就不会被质疑。事实上,他留下了,但遗憾的是却没有打上自己的烙印。何故?不得不说下,宝珀的发源地villeret村庄。在这个宁静而传统的村庄里,人们认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手表上作为标签是一种自负而失礼的表现,所以更倾向于不在他们的商品上刻上商标。但这种谨慎的做法实际上使他们早期作品的证据无法保留。而宝珀作为村庄的社长,更将这一传统一直传承下去。唯一的例外是,宝珀家族18世纪末的作品中有一件保留有家族标记的怀表,在这块受邀订做给路易十六的手表后盖上雕刻有“宝珀和他的儿子们”的标记。尽管只有一件证物,但能被当时的君王指定做表,足见宝珀的实力和地位。他就像一个“无冕之王”,大家都知道他好,却没有任何证物能证明。一切拜村庄的道德规范所赐。 宝珀还坚持着瑞士制表的传统,至今为止他的每一块手表都是由一位钟表师独立组装,所以产量有限。尽管有很多并不限量的表款,但由于本身产量的稀少,每款都可以被称作“不限量中的限量”。 宝珀对于技术的追求和革新一直是孜孜不倦的,这也帮助了宝珀走出了一次次的低谷。特别是1929至1933年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宝珀是个重大转折。宝珀研发出第一只自动上链腕表(注:宝珀与Harwodd合作研发自动上链系统,机芯是由宝珀提供,为什么手表上用Harwood的标志,大家应该能理解吧)和第一只滚珠轴承的自动上链女表,公司正在复苏,最后一代传人却于1932年突然逝世。宝珀结束了近2个世纪的家族经营历史,交给了他生前的助手贝蒂 Fiechter和销售总监 Andre Leal来管理。但公司性质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面对着大规模的公司破产和工人失业,宝珀在销售手表的同时,开始作为机芯供应商的角色出现。随后成功的进军了美国市场,并且获得了比欧洲更大的成功。 时间走进了20世纪50年代,公司交给了贝蒂的侄子Jean-Jacques Fiechter,他可以不受之前村庄道德规范的束缚,宝珀开始以自己的名字销售手表。第一件作品就是五十噚,成为了现代潜水表的鼻祖。接下来就是贵妇鸟,世界上最小的圆形机芯。眼看公司渐入佳境,风暴却接踵而至。石英表的入侵,美元对瑞郎的贬值(瑞士手表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石油危机和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瑞士钟表业发生了严重危机。宝珀无法独善其身。而其最大的断代争议就在这个时期。但是BP 1950-1980时期的CEO Jean-Jacques Fiechter证实宝珀从未停止生产。这期间宝珀的主要任务是机芯生产,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小型女表。所以,在任何时候宝珀的生产都没有断,尽管70年代末的时候产量变得非常小。这些都有生产记录作为证明。而宝珀断代的说法也拜Biver所赐,不得不佩服他的超高市场营销策略,这其实仅仅是为了渲染宝珀在80年代十年间的重生。从官方的记录来看,宝珀的传奇从1735年开始,直到今天,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宝珀的这种坚持,成就了他成为“只做机械表”的钟表品牌,而且事后被证明也算明智。与其毫无意义的生产石英表,不如潜心专研机芯。 我认为,20世纪80年代对于宝珀的确是个重生,而对于瑞士钟表业同样如此。与FP的合作也开始于80年代之初。宝珀本身就是一个机芯供应商, FP也是如此,而宝珀又是历史最悠久的钟表品牌,两家公司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走到了一起。FP被大家所熟知也始于这个时期。所以无所谓宝珀成就了FP,还是FP成就了宝珀,这种争议本身毫无意义。从那时开始两者本身就是一家,2010年FP正式更名为宝珀机芯工厂。我不能说FP 不复存在,只能说FP终于完完全全融入到了宝珀的血液之中。 后来宝珀的发展被大家所熟知,也得到了肯定。尽管之前的历史有所残缺(情有可原),但仅从我所了解到的一个个历史片段,还是能想象到其历史的辉煌。所以并非早期的宝珀没有经典作品,而是这种低调的做法使得早期的作品无法保留。也许他真是个隐士,只在专业钟表界被传诵着,而人们始终见不到他真正的样子。但现在事实告诉我,只要宝珀走到世人面前,他就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经典。 改编于去山兄的一句话:对于过去,为之骄傲;对于未来,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