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汝拉山脉的静谧山谷中,一个关于时间与匠心的传奇已悄然书写了290年。1735年,当乾隆皇帝开启盛世篇章时,瑞士制表师让-雅克·宝珀(Jehan-Jacques Blancpain)在维勒雷(Villeret)创立了世界上首个注册的腕表品牌——宝珀(Blancpain)。自此,这个以“只做机械表”为信条的制表世家,用齿轮与发条编织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 一、起源:匠人时代的开拓者 18世纪初的瑞士,制表业尚处于“匠人时代”,宝珀的诞生标志着瑞士钟表业正式迈入“品牌时代”。让-雅克·宝珀在家族农舍中打造出第一枚手工机械表,其精密工艺迅速赢得贵族青睐。此后,家族代代相传,1815年,曾孙弗雷德里克-路易·宝珀(Frédéric-Louis Blancpain)革新擒纵机构,用“工字轮”替代传统冕状轮,成为制表史上的里程碑。 19世纪中叶,宝珀已是维勒雷地区规模最大的制表厂。面对美国工业化浪潮的冲击,宝珀选择坚守高端市场,并于1865年建造水力发电厂,将传统工艺与工业技术结合,成为瑞士制表业“逆流而上”的典范。 --- 二、革新:自动上链与潜水表的先驱 20世纪初,宝珀再次引领技术革命。1926年,品牌与制表师约翰·哈伍德(John Harwood)合作推出全球首款自动上链腕表,四年后更推出首款自动上链女表“莱昂·哈托”,奠定其在复杂功能领域的权威地位。 1952年,法国海军委托宝珀打造一款深海作战腕表,时任总裁让-雅克·菲希特(Jean-Jacques Fiechter)以“五十噚”(Fifty Fathoms)回应。这款防水深度达91.44米、配备单向旋转表圈的潜水表,被雅克-伊夫·库斯托(Jacques Cousteau)等探险家佩戴,成为现代潜水表的鼻祖。 --- 三、危机与复兴:石英风暴中的孤勇者 20世纪70年代,石英表席卷全球,瑞士机械表业几近崩盘。彼时的宝珀却选择了一条“逆行之路”——拒绝生产石英表,并推出融合全历与月相的机械腕表。1983年,品牌被雅克·皮盖(Jacques Piguet)和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收购后,迁至汝拉山谷的勒布拉苏(Le Brassus),以“复兴机械制表”为使命,推出月相表重燃行业希望。 1991年,宝珀推出“表王”1735超复杂腕表,集三问、陀飞轮、万年历等六大功能于一身,740个零件由一位制表师耗时一年半手工组装,堪称“方寸间的技术极限”。 --- 四、当代传奇:传统与创新的交响 进入21世纪,宝珀在传统中注入新血。2008年,品牌复兴失传的卡罗素技术,并推出全球首款中华年历表,将农历、生肖与五行融入机芯,被故宫博物院永久典藏。 艺术领域,宝珀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以赤铜、大马士革镶金等工艺惊艳世人。2025年,中国藏家定制的孤品“BULL”牛表,融合金雕、赤铜与微绘,将贵金属化为流动的山水画卷,再次印证宝珀“雕刻时光”的至高境界。 --- 五、永恒信条:手工、极致与传承 近三个世纪,宝珀坚持“每一枚腕表由一位制表师独立完成”,年产量仅8000枚,限量款仅数十枚。品牌至今保留着古老农舍中的手工坊,工匠们以薰衣草精油打磨零件,误差不超过2微米。 结语 从汝拉山脉的农舍到故宫博物院的展柜,宝珀用齿轮的转动诠释了“坚持”的真谛——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创新的根基;时间不仅是刻度,更是匠心的永恒。在机械与艺术的交汇处,宝珀仍在书写下一个百年的传奇。 本文综合宝珀品牌历史及公开资料整理,更多细节可参考宝珀官网及钟表专业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