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发新帖 回复

在你熟知的领域,如果由你撰写一份《装腔指南》,内容会是什么?

时间:2019-4-3 15:37 20 1198 | 复制链接 |来源地址:www.wanhu888.com 打印 |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问题:在你熟知的领域,如果由你撰写一份《装逼指南》,内容会是什么?

20回复

沙发
奢侈品回收 发表于 2019-4-3 15:38:11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常在北京的咖啡馆里面听到猥琐男聊电影,对面当然是做崇拜状的小姑娘,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偶尔听一听,立刻发现水准有高有低,但大多都达不到谈完就开房的水准,这里总结几句,供批判用。
1,各种欧洲“斯基”基本没什么用了,已经太土。类似塔尔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斯基等等,一定要少说,说多了,现在的文艺女青年也听不懂。美国的几个斯基可以说,龌龊斯基姐弟可以说,阿伦诺夫斯基(黑天鹅)可以说,科辛斯基(Tron)可以说。换句话说,一定要说美国的各种斯基,最好考证出他们是匈牙利后裔还是保加利亚后裔。
2,不要总说导演,一定要说摄影师,美术指导,作曲。要说:罗杰迪金斯的电影我是必看的。女孩一定问,是哪个导演?拍过什么?你淡然一笑,说道,他是我最喜欢的摄影师。要用英文说,要不经意。说你喜欢Rick Carter(著名美术指导)的所有电影,,喜欢Desplat的音乐,喜欢两个大流士,大流士沃尔斯基和大流士康吉的影像,沉迷卢贝斯基的影像,你看,还是各种斯基管用。
3,活跃于2000年代以前的香港影人一定要知道,知道啥刘伟强,谢霆锋是不行的。一定要熟悉老邵氏的人物,随口说出谷峰啊,姜大卫啊什么的,要熟悉香港黄金时期电影人的名字,不过要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说电影,只说轶事,并且与现场情景交融,比如咳嗽一声,姑娘问怎么了,你对着咖啡馆的装修说:“倘若朴若木来装修,一定是不一样的。”,女孩问:朴若木?你还是淡然一笑,回答:看过红玫瑰白玫瑰吗?你看那里面的墙纸……类似潘恒生,胡大为,奚仲文等,这些是需要熟记的。
4,熟悉目前中国业界情况,但是避免直接出现王某,于某,田某的名字,这种装逼男太多,取而代之的是“老王,老于,老田……”---“明天我把这个创意跟老王说一下,听一下反应……”
5,要把电影科技挂在嘴边,把自己往Geek上靠拢,但是注意不要推崇4K,8K什么的,这是摄影师傅追姑娘的惯用招数:我明天用4K给你拍个小MV?要说的是在线渲染,虚拟摄影棚,剧本词语分析软件什么。一定要用苹果笔记本,别拿出你黑黑的戴尔,不要用word写剧本,要用Celtx剧本写作软件。
6,跟姑娘留名字留电话,用繁体字。
板凳
花瓣儿 发表于 2019-4-3 15:38:37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游戏之作,向村上春树、黄志和老先生、阿迪混子、极地跑者等跑步界前辈致敬。

跑者装腔指南

跑步作为一个大众认知度较高的运动,作为话题并不太容易引起他人的兴趣。因此,跑步爱好者们更加需要掌握各种装腔技巧以提升自己的逼格。

初级iBer会在自我介绍中加上“跑者(Runner)”的抬头,顺便提一下“我正在为XX国际马拉松赛进行备赛训练”(当然,你不需要补充说明自己报的只是健身跑)。在引起别人兴趣之后,已经入门的RiBer自然不会去介绍马拉松起源之类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也不应该罗嗦那些乏味的数字与记录,比如当前马拉松的男女世界纪录都是由肯尼亚选手保持,其中男子纪录2小时3分38秒是特里克-马考在2011年柏林马拉松赛上创造,等等。不过,如果对方问起马拉松赛的距离,一定要精确的指出:42.195公里,以体现你对这个运动的熟悉程度。
初级RiBer会告诉听众:马拉松是一种文化,是一个Party。比如东京马拉松赛时候,有近200万的市民自发围拥在赛道两边为参赛者加油助威;中国最大最漂亮的赛道是厦门马拉松赛的环岛路和演武桥;11年上海马拉松赛是从南浦大桥上跑到浦东的;每个比赛上,都有很多选手玩有趣的Cosplay,等等。
合格的初级RiBer绝不会用“时速(km/hour)”作为速度单位,而只说“配速(Pacer,min/km)”;同理,他们在说明自己成绩或目标的时候不会土土的说“5个半小时”,而是精炼的“530”。Temp、LSD、Interval等则是他们讨论训练计划时候的常用语。初级Riber们以参加各类马拉松赛为乐,并总是期待创造新的PB(个人最佳成绩),每次到了秋冬的马拉松赛季,就是他们微博刷屏的时节。

中级RiBer同样会以跑者的身份为傲,不过对于他们,比赛成绩已经不再重要。他们会告诉你,相对比赛,更重要的是和你一起跑的人,以及那些路边的风景。他们也许会不经意间秀出2张照片,一张是N块比赛的完赛纪念奖牌,另一张是最近参加东京/巴黎/芝加哥或其他国外知名比赛的冲线镜头,然后跟上一句:我的梦想是跑遍全球十大马拉松赛事……一股Keep Walking范油然而生。
而对于入门或想要入门的新人,中级RiBer会告诉淡定你:跑得慢没事,只要你能保持全程7的配速,就可以在5小时内跑完全程马拉松,这个成绩已经可以战胜国内大多数业余跑者,并满足全世界绝大多数马拉松赛的关门时间要求。记住,你能跑下10公里,就能跑半马;能轻松跑下10公里,就可以考虑挑战全马了。

对于高级RiBer们,每一个马拉松赛只是和朋友们的又一次聚会而已,42.195公里本身毫无挑战性而言。于是他们要么戴上泳帽、骑上TT,开始铁人三项之路;要么换上越野跑鞋,背上背包,挑战TNF 100、UTMB、Badwaterd等Ultramarathon。
为了提携后进,高级RiBer们会愿意成为跑步网络圈的核心节点,亦或是论坛版主,亦或是资深评论员,亦或是网站编辑。面对新人,高级RiBer们总会语重心长的提醒:倾听身体的声音。他们会告诉你,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并不适合每个人;虽然大多数人经过训练都可以具备参赛的能力,但如何改善跑姿、减少伤病,以及如何有效的从伤病中恢复,才是体现一个跑者的真正实力——你跑多远不重要,你跑多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跑多久,能否跑到80岁?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初级RiBer们对各种跑步装备耳熟能详并热衷于为新人推荐合用的装备。
他们能就如何选一双合适的跑鞋和你探讨支撑系、稳定系、内翻、外翻、足弓高低、体重范围等细节参数;理所应当的,合格的RiBer对路跑鞋的讨论范围仅限于Nike、Adidas、Mizuno和四大慢跑鞋品牌(New Balance,Asics,Brooks和Saucony)。当别人提到特步、李宁之类国产品牌的时候,为了又不损害自己的爱国形象,RiBer正确的应对不是呲之以鼻,而是淡淡一笑的说到“恩,现在国产品牌进步也很大,不过跑鞋毕竟关系到自己的身体,还是选择XX更加安全一些”。至于多威,虽然他的马鞋不错,但为了逼格考量,还是留给穿纯棉背心的大叔们吧。
同时,初级RiBer们对Skins、CWX、2XU等品牌如数家珍,会告诉你压缩衣可以有效的保护身体,提高成绩并缩短恢复时间。他们也经常讨论GPS手表应该选Polar还是Garmin?手机的训练软件应该装SportTracker还是Endomondo?皮肤风衣到底买Archaeopteryx、The North Face亦或是Mountain Hardwear?为了防止RT流血,大老爷们应该用乳贴还是换紧身衣?跑步论坛装备板上,充满了他们的身影。

中级RiBer们则大多有了自己稳定的装备组合,因此他们更加热衷于各种小附件,比如袜子方面,Smartwool、X-Socks和Bridgedale三个品牌的优劣;盐丸和能量胶的服用节奏;不同腰包的适用范围等等。当然,中级RiBer也会乐于尝试各种新产品,比如Vibram Fiverfinger五指鞋、Injinji五指袜、各种超轻量跑鞋或是新款路跑鞋等。由于经验和口碑的积累,每当中级RiBer们发出一个装备鉴定贴,就意味着装备党们的采购清单上又多出了一项……

高级RiBer们则很少谈装备,因为对他们来说,“你的身体就是最好的保护工具”。更何况,他们中的多数已经被各大运动品牌赞助,出场镜头上醒目的LOGO,已经超越了语言的境界。

至于骨灰级RiBer们,他们很少在公众眼中露面。Ordinary People Being Extraordinary是对他们的最好写照,要么忙于七大洲和南北极的极限马拉松赛;要么年过古稀依然在跑马的赛道上;要么在冲击百马俱乐部。偶尔被问起对跑步的感受,也只是蓝调般的自问《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地板
mikmbw5 发表于 2019-4-3 15:39:35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我是从事广告行业的。我们行业从来不装逼。
5#
秦天霹雳 发表于 2019-4-3 15:40:23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相机圈装腔指南》
在你熟知的领域,如果由你撰写一份《装腔指南》,内容会是什么?97 / 作者:秦天霹雳 / 帖子ID:106252,183126

不管是否愿意,从沾染相机圈伊始,你已经成为装腔界的一员。
世人在你眼中只分两种,B格比你高让你又恨又嫉的权贵,以及被你恣意鄙视的卢瑟。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你必然需要各种各样的装B利器,融入汇聚各路牛鬼蛇神的圈子去构筑属于你的传奇。在路开始的地方,无数前辈资深和奸商向你招手:你首先需要一部什么什么样的相机。
相机本是拍照片的工具,说白了就是成像的黑盒。但维持装逼界存在的基本教义教育我们:只有不认真的Ber,没有不能用来装腔的物件。
所以,你要明白,就像某某无名路边的coco、天钥桥的夏朵以及国金丽思卡尔顿的下午茶都属于下午茶,但它们却决定了你在鄙视链生态环境中的相对地位。

正如五段以上的棋手才有资格被称为职业玩家,生态圈中多数难以跨过这道门槛的芸芸众生注定会成为无名的炮灰。品质的背后是品味,很多初出茅庐的俗人往往折在没品上。他们悲剧的故事无需多言,打开尾巴社区和无忌器材版,鲜活惨痛的案例比比皆是。

初级的Ber会告诉你,作为一个合格的Ber,一定要有部全幅。作为一个对摄影艺术心志诚诚的Ber,决不能容忍半幅之流对视角的阉割,换焦系数的存在简直是对视觉艺术的亵玩与不敬。在四大家范围内,宾得作为久无全幅的二流作坊必须予以坚决抵制并从形神两个层面予以诚挚的鄙视。不管是佳能还是尼康,入门级那种塑料感泛滥的玩具是伟大艺术向成本无耻变节的败笔之作。一个有良好自我修养的Ber必须从中端机起步,即使买不起各家的旗舰也禁止加装手柄冒充方块机,那是内心不够强大的没品Ber的狐假虎威之举。镜头的选择一定要长一定要粗,就像男人一定不可以短细。对佳能用户来说,能买白头绝不买黑头。对尼康用户来说,非金圈不买。焦段不在多,但一定要变焦,而且决不能买内变焦,否则别人怎么知道你的镜头不止这么长,而是那么那么长?兼修胶片是迅速提升B格的有效捷径。最后,别玩了背带,一条标明了厂标与型号的背带,可以让你在各种人头攒动的场合迅速找到组织,更方便你们构建各种圈子各种社群结众作案。
从内在来说,初级Ber与没品Ber的重要差距就在于有自己固定的圈子,一圈同样怀揣伟大艺术梦想的有志青年,彼此依靠,出没在田子坊M50外滩等地,凌驾于形色的卡片机半幅机和微单路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优越感照耀着你的灵魂,作品之类的问题远不及此时周围没品Ber们对你仰慕的目光来的实在。这一刻,你觉着相机给了你莫大的满足感,于是你心情大好,不再计较昨天半夜无忌隔壁版的毛头小子冲撞你,哼哼,索尼一个家电厂,哪里懂老牌相机厂应该有的腔调?嗯,那边几个短裙小妞不错,一会拍几张再让老曹过去搭讪约个私房,回去在人人微博脸书上秀一把今天偷拍的姑娘和新买的2470,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中级Ber,熟练驾驭了佳能尼康的顶级旗舰机,14张的连拍是你捕捉模特决定性瞬间必须的节奏。同时,很多人两派双修。大三元之流不过是你眼中的玩物,与别人讲基本功你必言定焦镜头感,你谈感觉一定强调最美不过德味。作为从影十几年的老片油子,你从不屑于在无忌的器材版发贴讨论器材,最多在两派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以过来人的老资历一针见血地指出佳能胜人像尼康胜风光这一普世真理。你很少在无忌器材版发片,因为你在flickr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你对后辈的劝解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简约而不简单:不要迷恋器材,永远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或最贵的。你有自己固定的模特,约片的问题在你来说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你也可能有自己的影楼工作室,有自己的器材赞助商,可能在数码影像人像摄影甚至大众摄影等杂志上发过文章,虽然老不开化的中国摄影一再忽略你,但这并不能影响你在摄影界的江湖地位,唯一让你心烦的是隔壁那些玩旁轴的自命清高,总觉着单反俗不可耐。
而玩旁轴的,基本都是自认为见过一些世面的,能够从日系厂商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面前全身而退,说明这群人不再唯Mtf与技术指标是从,而开始追寻虚无缥缈的德味,七妹八妹在江湖的传说从未离开过。在这个圈子里,徕卡是出手的起点。产地方面德国好过加拿大,日本机器不论工料如何一律要嗤之以鼻。背带和皮套一定要强调是某老皮匠的关门之作,限量且无分号。数码机买新不买旧,胶片机买旧不买新。玩数码的一定要强调自己的不差钱和对胶片的无限留恋,半幅M8是小孩子练手的玩具,M9爆发户气息太浓不为你等雅士所接纳就算要买也一定用黑胶布贴住logo,M9P低调内敛出行居家机不离手,唯一的短板在于还不够小众连浙江卖火柴的土大款都在用,你唯一心系的是M-mono,每年不到一百台的产量,只能拍摄黑白的B格终于让你会心一笑,至于更为贵胄的M240,徕卡竟然堕落到用cmos的地步,多么令人发指恫心疾首啊!胶片机纵然有全新的M7和MP也要弃之不用,M3已经是几十年的街机没必要追风,唯有一台已经露铜的M6才是你心之所归,而且一定要小盘。至于x系列,人人恐避之不及,那种日本流水线下来贴标的玩意,最多算是讨人嫌的养子。
这个级别中的一部分精英,从狭小的135圈子中醒悟过来,扎进更深的120圈子。禄来双反什么都好,只是一个80/2.8f范围太窄,所以你钟情宾得玛米亚哈苏碧浪之家,以满足你更多选择的乐趣。你从不觉着飞思的数码后背有多难以驾驭,比起自家暗房里几十万的底扫,数码直出的东西总是差一些灵性。你可能是公司里的中高层,有职务的名医生小有名气的专家学者,或者平易近人的人民公仆。繁忙的公务和必须亲力亲为日理的万机,决定了你常常没有闲暇走名山访大川。每每你坐在通透气派的大排面书案前轻抚这些机器的时候,常有一种生而无用、过从花而不举的遗恨。
这个级别的Ber,基本告别了糖水,开始以人文和风光探讨摄影艺术的真谛,以揭示人性真善美、世事沧桑为己任,虽然眼看着行将完成自我救赎之路,却难以得到普罗大众真正的接纳与认可,常使他们郁郁不得。
高级Ber,江湖中少有高级Ber的身影,却常有高级Ber的消息。作为金字塔的高层,你对器材有自己的喜好与判断,即使你有几个已经合作几十年的赞助商,但你已经不屑于像中级Ber那样俯首帖耳地为赞助商写各类软文,允许他们在你的片下打上logo已是看在多年情分上的开恩。你不再挑剔器材,但偏执于用大幅创作。你深爱着林哈夫,更胜你脚下的土地,你也爱着阿尔帕,奈何须自费购置每每使你望而却步。你恒温恒湿的干燥箱里陈列着很多相机图册榜上有名的机器,但你出门总是习惯带一套哈苏,这对你来说已经是向对便携性不得已的妥协,你总是咧嘴一笑,露出被高原风吹黄的牙齿,讪笑着自嘲,在雅鲁藏布江河伤到的腰和在城市里为何不愿扛大幅。你每年总有近一半的时间出没在祖国的西南西北东北以及其他不被人们关注的角落。为了拍摄母亲河的源头,你深入可可西里一人独行二十天,为了抓到日照金山的一瞬间,你在羌塘高原和野狼争食。你一次出行可能只能拍出十几二十张胶片,但这些却已经足够你衣食无忧,并让你过上让无数没品Ber初级Ber甚至部分中级Ber艳羡的优渥生活。经年累月的跋涉给你的身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如同勇士胸前扎眼的勋章,成就了你微醺时刻迷离的眼神。你在各种沙龙和讲座上深入浅出的讨论人性和自然圣灵的伟大,你思考行走的意义,你潇洒不羁,却逃不开杂志和各种比赛的截稿日期。还有,你迫切地想知道,从唐古拉山下来时偷拍喇嘛被藏獒咬到,算不算工伤?
顶级Ber,只活在传说中。作为鄙视链顶端的极少数精英,他们在享受不胜寒的高处同时,也左右着了业态发展的方向。他们中最优秀的那部分,不仅开创各种传奇,也负责开创后辈可望而不及梦想大本营,如马格南社。他们的传说如此闪耀,以至于,他们所用过的机器成为传奇,他们的作品都被奉为经典编入教材,他们的言语经验都被当成真理。他们中最活跃的那部分,常年行走在世界各个你没有听过的边角,他们不操心衣食住行,他们不在意出行的成本,他们甚至能够拍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内容,比如梅德韦杰夫和他的S2。只是在他离开以后,你会听说他在当地顺手做成了某件被载入装逼史受后世芸芸逼众香火膜拜的外交或生意。
6#
gerge4wg 发表于 2019-4-3 15:41:05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程序员装逼指南》

语言:千万不要说自己是做Java或者.Net的,一下子就屌丝了。PHP现在也不行,Python稍微有点烂大街,但还是明显要强过前几个。剩下的可以说自己是做Ruby的,但不要做Rails,说Sinatra。Go、Erlang、Clojure、Scala能给80分,你要是说会个Lisp就是85分,Haskell直接捅到90分,但是千万注意,一定要说只是精通Haskell,没事喜欢研究Haskell,千万不要说干这个的。最后再拽出来一个Prolog就成仙了。如果怕被继续追问就说自己做C++的,就是放了个大烟雾弹,让对面也猜不透究竟有几斤几两。C是什么?不知道。

数据库:MS SQL是什么?MySQL是什么?要说就从MongoDB起,类似的还有Cassandra、Membase、CouchDB。

书:《算法导论》、《编译原理》这种书虽然很经典,但估计大家都看过,TAOCP大家也都听说过,适当装逼可以提到,略微加分。

系统:用Windows的就面壁去吧,Ubuntu和Debian都是及格,Mac 70分,Arch、Gentoo、LFS 80分,你要是用个BSD就直接拿A。想拿一百分?那就在交谈中,有一搭没一搭不经意的来一句:“哦,我偶尔用用Lisp Machine。”

编辑器:千万不能提IDE,也别骂用IDE的,就要感觉压根不知道有这个东西才好。UltraEdit和Editplus也就20分,Sublime和Textmate算及格,Vim能给到70,Emacs稍微高个一两分。但这里一定要提到,无论只要和对面说话的人发现在Vim和Emacs上站队不统一,就要表明自己的立场,然后适当争论,只要不露馅就好,如果发现明显处于下风就微微说一句:不过是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罢了,没必要非要比个高下。

网站:Stackoverflow、HackerNews、Reddit、Github一个都不能缺,千万别说上百度和CSDN。

电脑:电脑最好是Mac的,没有Mac也不怕,随便什么牌子的都好,但一定要帖满贴纸,微软的什么就不要了,Github、Hadoop之类的都好,总之越多越牛,最好再找几个美国的,不出名的超级英雄帖上去,反正也没人会问这个是什么。

屏幕:至少两个屏幕,其中至少要有一个是竖着的,专门看代码。

键盘:一定要HHKB,没印字的,另外最好搞清楚青轴茶轴之类的区别。

椅子:有钱买Embody,没钱也无所谓。

穿着:套头衫+牛仔裤,最后再来个夹角拖鞋就齐活了。

行为作风:少说话,跟别人聊天也要没事环顾一下四周,感觉漫不经心。千万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很认真的在听他说话。
7#
4848454dfs 发表于 2019-4-3 15:41:13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心理咨询师的装哔指南

就我所知,心理咨询业是一个整体逼格较为落后的行业。这就导致了从业者们在提升逼格的漫漫长路上呕心沥血地,焚膏继晷地,艰苦卓绝地,你拉我拽地向前爬动着,出头并不容易。你要战胜的不仅是那些逼格不够的同行,更包括跟你动着同样念头的装逼犯们(后者的数量更为庞大)。因此在这个行业装逼,最重要的一个秘诀是:二律背反。否定,同时否定之否定。例如:

1)迷信弗洛伊德当然是逼格不够的体现,时常叹息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陈旧过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遇到有同行批判弗洛伊德,则不妨犀利地批判回去:「建议你回去读一读他的原著再来发言,大师的思想到今天仍然有闪光之处,今人不能全盘否定,而要批判地继承……」
2)在西方人面前大谈东方文化,《道德经》和禅宗公案要多背上几则,让老外们惊呼「amazing」;而到了中国同行面前,就大谈西方的研究多么先进,用ERP和fMRI的数据闪瞎他们的狗眼。
3)同样的道理,在学院派面前强调心理咨询要接地气;在地方上则批判「民俗心理学」缺乏科学的指导。跟不懂论文的人吹自己的核心期刊文章,在研究生面前则感叹如今的科研都是兑水。
4)可以把「内在的平和」、「觉醒」、「活在当下」、「能量」等词挂在嘴边,但不宜过多,而且必须要做出身体力行的样子。以便遇到类似的同行时,可以嘲笑他们只懂得打嘴炮。
5)绝对不能做科学狗。「科学跟迷信一样,无非是解释世界的一种观点」,要相信这个世界「存在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但切记不能是九型人格、十二星座、血型论、中医五行……这种简单的类型划分学说,否则逼格立降。最好掌握一两项逼格指数更高的技能:塔罗、占星、紫薇斗数、六壬、灵气治疗、气功、禅修、吸引力法则……但遇到道行更高深的同行,则改用科学打击他们。
6)生活方面当然是需要炫耀的,但必须尽量低调。比如上了电视不能直接屁颠颠地回到家发微博,但有别人说到看了这个节目,则不妨借评论之机转到自己微博上(卖书卖讲座也是一样);讲课的时候可以抱怨这种俗事太多,妨碍了你的清修。而你又不得不如此,因为除了你就没人能做这件事了。
7)永远不要穿正装,这样当你穿上正装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又去做节目了。
8)逼格不够的心理咨询师是不敢「打开自己」的,而你当然不是这样。偶尔发一两张生活照,在某个新开业的商场或者奢侈品的专柜前,或者是某个时尚餐厅——记住照片里的菜量必须特别小,否则你就变成了吃货——但你不妨自嘲自己就是个吃货。女士的话,多晒一些配饰,它们每一个的来历都是一则有意思的小故事(在西藏而不是在雍和宫,通过某种机缘巧合遇到的而不是买来的)。
9)平时言论中多做一些价值观输出,例如「应该怎样做父母」,「真正的爱情是怎样」,「年轻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时鄙视其他价值观输出者,给他们下「自恋型」的诊断。
10)高逼格的咨询师,大部分时间当然不能花在咨询上。收费必须很贵,贵到一般来访者承受不起,只能偶尔做一次,一次就能醍醐灌顶地解决所有问题。长程的来访者也必须要有——当然,是能长期承受高收费的大佬们。这样就可以批判心理咨询业的种种乱象,批判新手们留不住来访者。
11)40岁以后时必须自成一家理论。一定要用到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万事万物均包含其中。弗洛伊德也好,科学心理学也好,佛陀也好,老庄也好,他们都是盲人摸象,而你的理论就是这头象。但是,如果别人这么做,那一定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的。
12)写文章时必从宏观视角出发,言必称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如何,如果讨论具体的诊断和咨询技术你就输了。但要记得批判现在的咨询师连基本的诊断都不会做,「浮躁的时代啊」……
13)培训报价在3k/小时以上。如果不得不接受更便宜的培训,要么是因为组织者的面子,要么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心理学。一定要强调自己在做善事,顺便狠狠鄙视那些势利的同行们。
14)做完上面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深藏功与名地补上一句:「没办法,这个行业就是这样」。

——没办法,这个行业就是这样。
8#
魑魅魍魉 发表于 2019-4-3 15:42:08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我是做界面设计的。

1. 用的软件:现在不用 PS 了,直接上 Sketch.app,CD、Fireworks 之类的听也没听过

2. 每次提案之前都要先扯一下 Flat Design,但完全鄙视拟物风格也不好,要带有自己的观点,不对,不能叫拟物,应该是 skeuomorphism,词虽然长但发音绝对要清楚

3. 哪怕干的活性质再死美工也要放一点 Design Process,每个图标都要有手绘稿,必须图标设计完之后按照那个样子好好重绘一遍,哪怕花的时间比图标本身还长也值得

4. 效果图直接平铺直叙给客户或者放网上太土鳖了,套个 iPhone 的模版算凑活,最好是界面存手机里,用个大光圈的照相机拍一下,DoF 的感觉一定不能少,而且要去咖啡馆拍,跑星巴克你就输了,怎么说焦外也要有点花花草草明信片书架什么的,我们管这个叫「情境化」,有条件的再找个嫩模贡献一下身段出现在照片里冒充使用者。

5. 个人网站已经不流行放 deviantArt 链接了,要放就放那个粉色的篮球,什么? Dribbble 上只有 prospect 帐号?赶紧的,1500 rmb 一个买起来,也不贵。最好 Github 也放一个

6. C/S B/S 架构啥意思?我只给 iOS 和 Mac 平台做过设计,不过最近在研究 Windows 8 的设计规范

7. 切图直接上 @2x ,心情好了给你个普通大小的。ldpi、mdpi、hdpi、xhdpi 这种是我们那儿新来的设计师鼓捣的,我不管 Android 这种破平台

8. 私活这种三天两头有人找我做,不过一般懒得接怎么收钱?对不起工行招行建行支付宝一律没有,只收 Paypal,是美国那家,不是贝宝哦亲

9. 收费标准咱按时薪算的,改多少遍随你,做完用 Ballpark 发你张 invoice 直接打钱就行

10. 网页咱也做,绝壁给你一个 responsive 的,2560 到 800 再到 iPhone iPad 每个分辨率都能适配,但是不好意思,IE6 到 IE9 不管,我们是有原则的,加钱也不做

11. 电脑方面女设计师只能用 MacBook Air,屏虽然差点,但放包里正好,男的必须 rMBP,跟人介绍的时候 Retina 要念准,「t 」的发音不能重了,别人问起你要说其实电视广告里那个也不标准,帮他纠正一下

12. 别人聊起设计大师啥的,千万别说你喜欢原研哉啊 Dieter Rams 啊,那都烂大街了,要挑小众的说,可以表现一下爱国情怀,说你认识祖国第一代界面设计师 Robin.Z,昨天还在群里跟他聊了一会儿天
9#
花瓣儿 发表于 2019-4-3 15:42:27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我就顺手贴一份元旦写的.....《PC角色扮演游戏装腔指南》吧。修正了一个装逼不成的段落。

——————正文————

在一般的认识里,游戏玩家普遍属于屌丝,因此说自己玩游戏多数情况下乃真正的装逼犯所不屑为之。但是游戏玩家群体中绝对是一个互相鄙视最为严重的群体,任豚索饭软匪以及PC单机玩家和PC网游玩家之间的战争层出不穷。因此在这样一个浓郁的装逼的氛围里,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鄙视链。

由于专长所限,在这几篇文章里,我们就来谈论一下PC平台的几种类型游戏的装逼指南。至于主机平台由于属于笔者并不特别擅长的领域,为了不过分露怯就留给其他装逼犯写吧。作为PC上历史最悠久作品最丰富的游戏类型,角色扮演游戏很能反映出一名玩家的逼格,因此我们的第一篇,主题就是PC角色扮演游戏装逼指南。

和一些物质向的的装逼相比,游戏玩家的装逼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物质水准,但是更多的是精神内心的驱动,因此更多的属于精神装逼,一些极端物质化的行为也应当归结到精神需求的解决层面上。所以对于PC类型的游戏玩家,不分类型是有几个大忌的,第一就是炫配置这种下等的行为。对于PC角色扮演游戏玩家来讲,对机器的配置要求远没有FPS游戏那么夸张,因此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如果有炫耀自己的机器配置或者如在玩《上古卷轴5》、《巫师2》的最高特效等行为,那么等于直接给自己打上了初级装Ber的烙印。炫配置之外的另一常见的炫正版和典藏版的行为则分情况视之。一些初级装Ber会以炫耀满架子的正版单机游戏为傲,不过主要是国产游戏,而中级装Ber的收藏则以各类国外游戏和典藏版为主,他们有时候会拿出博德之门的典藏版或者轩辕剑黄金纪念版CD来彰显自己的收藏与众不同,但对于高级装Ber来讲,这些都只是低级行为,也许只有DIY出自己喜欢的游戏模型或周边才能体现出自己对游戏深沉的爱,否则全无全无炫耀的价值。

对于初级装Ber来讲,多数只是对主流游戏较为精通,而中级装Ber则是从游戏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打败初级装Ber,无论是DOS时代的中文RPG还是欧美RPG的始祖作品都要有所涉猎。至于高级装Ber,他们更喜欢的是以相对冷僻的“一句话证明你玩过某某游戏”来结束话题,并给人留下“你们竟然还在讨论这种逼格的游戏”的意犹未尽之感。除了用中级装Ber只能膜拜的细节装逼之外,高级装Ber更喜欢宏观的话题,比如对游戏做横向(欧美VS日本)或纵向(游戏历代的系统演化)的对比,同时还热衷一些游戏业界的话题讨论,以及游戏从业者的八卦秘辛。下面我们就将从地狱上将PC角色扮演游戏划分为中文、日系和欧美三个部分进行分别的指引。

中文角色扮演游戏


中文角色扮演游戏领域往往是初级装Ber和中级装Ber讨论的重要领域,高级装Ber一般不轻易涉猎,除非一些古老的冷门游戏,比如《天外剑圣录》(实际是天地劫系列的原祖作品)、《邪神》(天堂鸟的一款游戏)等。对于初级装Ber来讲,多数喜欢讨论仙剑古剑轩辕剑这几款游戏,并且对历代的作品进化和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娴熟掌握,但是在中级装Ber眼里谈论这些流行的大众游戏实在落于下乘,如果有场合必须发表意见,那么古剑这种近年才有的游戏自然是不屑讨论的,而仙剑一般只会讨论一代和4代,并对其他几作的品质表现出极度的失望。如果讨论一代时要知道98柔情篇和DOS版的区别(比如音效重新制作,增加片头动画等),要能随口颂出游戏中的一些诗词如“情难消受美人恩,仗剑江湖为红颜”等。而如果你连十里坡剑神这种典故也不知道,那么恐怕只能停留在初级装Ber的逼格了。

如果要讨论轩辕剑,那么中级装Ber一般只会提到两部作品,那就是《枫之舞》和《云和山的彼端》,《天之痕》和后面的《苍之涛》视情况而提。如果提到枫之舞,那么可以讲讲主角辅子辙的名字的典故(因为游戏开发团队的失误主角的名字一度被误认为辅子彻),音乐制作的高水准(可以强调“心影交叠”比广为流行的天之痕的“三个人的时光”相比也不遑多让)等,而如果提到《云和山的彼端》,就可以用这款横跨欧亚两洲的磅礴史诗来鄙视中文角色扮演游戏领域最为常见的儿女情长主题,如果要表现自己的专业则可以强调游戏过于注重欧洲和中亚的剧情,而后面发生在大唐的剧情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并且要知道DOMO为了弥补这个缺憾特地制作了一个补丁包等。高级装Ber相比中级装Ber要更胜一筹,他们对系列各代作品都烂熟于心,并会用“你知道《轩辕剑1》最高25级封顶吗?”这种小细节来鄙视后来者们。

对于中级以上的装Ber来讲,中文角色扮演游戏里还有不得不提的几部作品里,其中“天地劫”系列是很重要的作品,谈到这款游戏时首先要对其开发公司汉堂的命运略表唏嘘然后再展开话题。如果要对比“天地劫”与初级装Ber推崇的几款大众主流游戏,那么结论无非是“天地劫的游戏性碾压仙剑等游戏几条街”、“被低估的殿堂级游戏”、“我实在无法理解仙剑为什么会被追捧的这么高”、“系列历代作品中我最喜欢幽城幻剑录”等。除天地劫之外另外几部作品分别是:河洛工作室的《金庸群侠传》、《武林群侠传》两部作品以及新瑞狮的《天河传说》等,而《剑侠情缘》和《幻想三国志》等流行过但未入殿堂的系列中级装Ber一般也很少涉及,毕竟多数情况下逼格和所玩游戏的流行程度是成反比的,除非十分经典。

提及《金庸群侠传》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经典、年代以及开放世界,对于游戏剧情和技能等方面没有必要过多的讨论,言必成野球拳的直接会把自己拉到初级装Ber的领域,最多发表一下对于几部MOD(群芳谱、菠萝三国等)的意见。而《武林群侠传》的意义相比来讲更为重大,要强调它的高度自由的故事进程,线性发展的多重结局,以及游戏中玩法多样的养成元素在国产RPG中无出其右者,用“称其为中文RPG最颠峰作品丝毫不为过”等判断性语句表达自己对中文角色扮演游戏的专业了解,并可随手附上一些自己玩到的被河洛删除的剧情或场景截图以表明自己对该游戏的钻研之深。在这个领域里高级装Ber也可以适时出现,表明自己和《武林群侠传》的制作人徐昌隆交情颇深,透露些游戏重制或继续作开发的小道消息(此举同样适用于仙剑/姚壮宪、轩辕剑/蔡明宏、古剑/张毅君等)。至于《天河传说》,更多的是表明自己涉猎广泛,关心大陆的国产RPG的发展以及表达对新瑞狮工作室当年倒掉的唏嘘。

除了这些传统角色扮演游戏之外,中文角色扮演游戏在SRPG和ARPG这两个分支上的作品并不多。在SRPG里,汉堂的“炎龙骑士团”、“风色幻想”,大宇的“天使帝国”和奥汀的“幻世录”系列自然是不得不提的几部作品里,而APRG中也有几款:三国志赵云传、“剑侠情缘”系列、《秦殇》、《碧雪情天》等。初级装Ber会以玩过这些游戏来表现自己对国产角色扮演游戏的涉猎广泛,中级装Ber会通过一些细节的表述表现自己的精通,但是高级装Ber一般会以模仿痕迹过重(比如“炎龙骑士团”之于“光明力量”,“幻世录”之于“正义之纹章”、几款ARPG对暗黑等游戏的模仿等)轻轻带过,表达对这些游戏的不屑以及自己对角色扮演游戏的横向了解之深。

中文角色扮演游戏到此为止,装Ber可以根据自己的逼格选择一些其他冷门的游戏来表明自己游戏涉猎之广年代之久,但多数都无法将自己提升至高级装Ber,而接下来我们进入日系角色扮演游戏领域。

日系角色扮演游戏


日系角色扮演游戏的图腾当属Falcom,其旗下的两个系列“英雄传说”与“伊苏物语”都可以说是日系角色扮演游戏的扛鼎之作,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英雄传说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日系角色扮演游戏中最著名的作品了,初级装Ber多数是从空之轨迹开始接触这款游戏,精通对游击士、导力技术、七曜石等专有词汇并且熟悉系列中的历史背景、传说与组织等。但是对于中级装Ber来讲,没有“卡卡布三部曲”的英雄传说是不完整的,除了要对这系列的剧情和人物耳熟能详外,也可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表明自己对游戏的精通(比如知道《朱红之泪》中收集齐12本剑帝扎姆扎和9本疾风小子拉宾各自能够换取的装备,了解《海之槛歌》最后的灵核之核的打法等)。至于高级装Ber则要清楚地知道英雄传说系列脱胎于木屋善夫的“屠龙剑(DragonSlayer)”系列,了解“屠龙剑”系列在日本游戏史上的意义和一些八卦(“屠龙剑”系列的第二部《迷城国度》迄今依然以40万销量的成绩霸占日本电脑游戏销量第一的位置,《异度装甲》制作人高桥哲哉曾参与“英雄传说”系列初代的开发,新海诚作品中的御用配乐音乐人天门曾在Falcom工作并给“卡卡布三部曲”配乐,加略特曾经因赴日和Falcom商谈引进《迷城国度》至欧美发现该作品中有《创世纪3》的元素而引发诉讼等),并对木屋善夫1993年的退社对日本PC游戏的巨大影响表示遗憾。

“伊苏”系列是Falcom的另一个王牌系列。初级装Ber往往满足于熟悉最新的6、7两代作品和《伊苏:起源》,中级装Ber自然要对系列各个作品都有深度的涉猎(尽管初代几作是80年代作品,但是Falcom在90年代末曾以“永远的伊苏”为名重制发行,因此并不算特别古董),了解整个系列的故事与关联(比如系列中的重要伙伴多奇最早在一代中是个好不起眼的小角色,后来在3中作为伙伴登场,而道了6和7中则称了最重要的角色之一,2代中为治疗莉莉娅寻找赛尔赛塔之花,而4代中亚特鲁就来到了赛尔赛塔地区冒险)。高级装Ber除了对系列纵向进行评比感兴趣外(如批评《伊苏3》采用横向卷轴设计因而十分失败),也擅长抖落各种秘辛(如伊苏前两作的音乐是由久石让的高徒古代佑三操刀的、《永远的伊苏2》的动画是由后来大名鼎鼎的新海诚制作的,“卡卡布系列”之父早川正曾经为伊苏5撰写脚本等)。

除了以上两个系列之外,Falcom为日系角色扮演游戏贡献了诸多的游戏,初级装Ber多未涉猎,而中级装Ber则相对了解“撼天神塔”、“双星物语”、“魔唤精灵”系列和迷城国度等作品,而高级装Ber依然以细节、深度和八卦取胜,如阐述自己对于“双星物语”中食物换取经验的设计上仍然未能脱离打怪得经验的窠臼的观点等,此处便不赘述。

Falcom之外的最重要作品当属几款在PC平台上发行的主机游戏大作:《最终幻想7、8》,《格兰蒂亚2》,《幻想水浒传1、2》,《真女神转生》等。不过这些日式RPG最辉煌时期的作品更多的是主机玩家引以为傲,在PC玩家的影响力反倒没有那么大。除了这些移植作品之外,ChromeSix的“天使之谷”三部曲和吴氏工房的“魔域传说”等游戏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中级装Ber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而高级装Ber要熟悉的一款游戏是T&E的“梦幻仙境(Hydlide)”系列,这款游戏和Falcom的“屠龙剑”系列可以说是日式ARPG类游戏的奠基作,伊苏系列和塞尔达传说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整个角色扮演游戏发展史上也拥有超然的地位。

PC上的日系角色扮演游戏多以ARPG和SRPG为主,其中SRPG中不得不提的就是KOEI的三国志英杰传系列,这也是中级以上装Ber颇为喜爱的一个系列。KOEI于1995年1998年在PC上推出了《三国志英杰传》、《孔明传》、《曹操传》、以及《毛利元就传》、和《织田信长》、传5部作品,在PC游戏玩家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国内玩家中尤以曹操传影响最大,而基于该作品的一系列MOD如岳飞传、杨家将、封神榜等也都有数量庞大的玩家,因此向来为装逼爱好者热衷。初级装Ber往往只涉猎过曹操传一款作品,中级装Ber则知道曹操传的两种路线三个结局各自的方式以及一些重点战役的打法,至于高级装Ber,他们会告诉你这个系列主要是以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为蓝本而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国内所知甚少的毛利元就传和织田信长传两部作品以及曹操传的一些MOD的细节也都十分熟悉。

如果有人问玩过H游的RPG算什么水平?那么我想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脱离初级装Ber进入中级装Ber的范畴,知道ELF社、天堂鸟的玩家儒家已熟稀少,对这些游戏的专业不仅可以体现体现涉猎广泛,也可表达出为研究游戏不顾污名的伟大情操。

欧美角色扮演游戏

日系角色扮演游戏到此结束,相比TVGame上星光璀璨的黄金之作相比,PC平台上的日系角色扮演游戏到作品数量确实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如果我们进入历史最悠久的欧美角色扮演游戏领域,那么这个状况就有了很大的改观。

欧美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受龙与地下城规则影响颇深,因此装Ber对于龙与地下城的知识也多数有所涉猎。初级装Ber往往只是知道些龙与地下城规则的基础知识,中级装Ber熟悉三宝书,有多次的跑团经历,了解一些主要的核心规则,至于高级装Ber则可以从GaryGygax的生平讲起,讲到龙与地下城规则对早期欧美RPG的影响,TSR与威世智的恩怨情仇,SSI和金盒子游戏的诞生,第4版规则相比3.5版规则的简化与区别的等。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PC角色扮演游戏,因此这里也不展开多讲了。

相比龙与地下城规则,Roguelike这一装Ber有时候会提到的概念在国内的被了解度更低,因此一般知道的都可以进阶到中级装Ber。这款PC游戏史上最伟大的游戏影响不仅局限在角色扮演游戏领域,对于整个游戏行业的系统和自由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随机地下城的设定)。

对于欧美角色扮演游戏的一系列作品来讲,初级装Ber一般会抱着黑岛及其相关公司的大树,以“辐射”系列、“博德之门”系列、《异域镇魂曲》、“冰风谷”系列、“无冬之夜”系列等几款游戏的年代久远与表现出的文化深度傲视群雄。中级装Ber则熟悉这些游戏及其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如黑岛工作室的名字是由时任开发主管的苏格兰人FeargusUrquhart提议命名的、博德之门最初是由BioWare的一个名为《Battleground:Infinity》游戏改造而成等),至于高级装Ber则不满于此,他们可以梳理出一条黑岛与BioWare、Troika、Obsidian、InXile、Bethesda等公司的清晰脉络,历数如TimCain、Josh Sawyer等昔年主要成员的去向,并号召每一个人为Obsidian 正在开发的“ProjectEternity”这款精神遗作的募捐贡献一份力量。

Bioware和Bethesda也是不得不提的。以Bioware为例,初级装Ber对于“质量效应”三部曲和“龙腾世纪”系列这2个近年兴起的系列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而中级装Ber则将目光投向“无冬之夜”系列、“旧共和国武士”系列、《翡翠帝国》这些相对久远的游戏,高级装Ber除了通过对如质量效应系列的纵向对比来体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外,也不可避免地会发表一些诸如对《旧共和国武士》和《质量效应》三部曲的作者DrewKarpyshyn离开Bioware后的剧本质量表示担忧的评论。而对于其他一些黑岛相关工作室的游戏,中级以上装Ber有时也会选取Troika的《奥秘》与《灰鹰》、《避世血族》,InXile的《冰城传奇》和正在募资开发的《废土2》等相对小众的游戏发表一些专业观点,而对于Bethesda的《上古卷轴5》和《辐射3》这两款热销游戏来讲,探讨相比系列作品在系统上的改变以及怒斥他们为迎合主机游戏所做的妥协则是高级装Ber的热衷领域。

近年来大热的《巫师》也是装Ber喜欢讨论的游戏。初级装Ber对两代作品及制作他们的波兰人大加推崇,中级装Ber则会加以区分,如对2代复杂的网状任务大加褒扬但对包括负重在内的一些传统RPG向的设计微表吐槽,同时对其动作设计大加鞭挞——高级装Ber则可以此为话题隐身出宏观角度上的角色扮演游戏的动作设计进行对比,无论是横向(巫师、崛起、哥特帝国)还是纵向(从回合制判定到即时动作的沿革)都可洋洋洒洒万言,以彰显自己的知识丰富度和专业性。

除了以上作品之外,“神鬼寓言”、“生化奇兵”系列三部曲和去年大热的《阿玛拉王国》等大作也都在装Ber的重点知识构成内,此外对如《堡垒(Bastion)》、《魔岩山传说(LegendofGrimrock)》这样品质优秀但相对小品级的制作有更多的见解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逼格。不过对高级装Bber来讲,“创世纪”、“巫术”、“魔法门”这欧美角色扮演游戏黄金时期的三大经典系列和《光芒之池》、《魔眼杀机》等代表的金盒子游戏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可以经常抛出一些如创世纪最后两作的糟糕表现、巫术对日式RPG的影响(巫术系列在日本有比较强的影响力,坂口博信在制作最终幻想时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魔眼杀机到博德之门的战斗系统演化等让初级装Ber无法插嘴并顶礼膜拜的话题。

《暗黑破坏神》所代表的欧美ARPG群体也是一个争议话题。相比于正统角色扮演游戏,《暗黑破坏神》将角色建立、对话和任务等极度简化,代之以流畅的操作使得角色扮演游戏更加流行,除“暗黑破坏神”之外“地牢围攻”、“泰坦之旅”、“火炬之光”、“无主之地”等系列也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玩家群体,但是对于高级装Ber来讲,这些游戏已经和正统角色扮演游戏相去甚远,一般不会轻易参与这些游戏的话题讨论。

欧美角色扮演游戏的部分也终于结束了。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1979年,那一年在欧美发行的RPG游戏《Temple ofApshai》的说明书中,有下面这样一段介绍。在那样一个混沌初开的年代角色扮演游戏的制作人们想要实现的精神寄托,应该为角色扮演游戏的装Ber们所牢记,并反复回味。

“你是不是在《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红皮童话书》,《飞侠哥顿》,《三个火枪手》,《圆桌骑士》,或者《巴格达大盗》这些作品的陪伴下长大的?你是否读过《指环王》,《奥伯伦巨虫》,《不完善的巫士》或者《征服者》?你是否期望过可以和赛拉诺或者达达尼昂比剑,或者站在他们身边在黎明的曙光下等待着红衣主教的卫士。有没有想过你会如何对付蛇发女怪,海龙,鹿厅的毁灭,或是那和人一样行走的公牛怪?.......如果对这些任何一个问题你的答案是“是的”,你就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玩家,或者你应该是。这本游戏说明书沿着同样的血脉,RPG游戏让你有一个离开这个过于平凡的已经没有魔法和怪物的世界的机会,尽管玩家可能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完全的失败者,RPG游戏给了他们一个检测自己真正魄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RPG游戏有时候会真的成为一种生活,对你你和你的个性都是。”


——————我是TIPS的分割线——————

不可避免的,在装逼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被鄙视者的反击或其他平台爱好者的挑衅,因此在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也提供了一些解答范例。

1、  你凭什么说某某游戏不好?

中级以上的装Ber可用该游戏与其他游戏的横向或宏观的纵向对比轻松击败。

2、  你游戏玩得多就牛逼了?

别提了,你没听说吗?游戏玩得好,要饭要到老。游戏玩得多,家里不开锅。(以过度谦虚来淡化仇恨值,同时再次表明自己游戏玩得好且多)

3、  网游MMORPG你怎么不提?

夫网游者,国产装逼,韩产垃圾,日产浑似打单机,欧美精品少而稀,而且还要过审批。

4、  PC上的RPG比起主机上弱爆了!

你主机能玩剑网3吗?(此条转自新浪微博@大肌霸须爷爷)
10#
表叔 发表于 2019-4-3 15:42:42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土木工程师装逼指南
1、12点以前决不能睡觉,即使睡了也绝对保持qq在线,并且自动回复必须设置好,这才是在白加黑五加二的享受生活的feel。
2、即使用CAD画图也要装作非常不喜欢的样子,有机会一定要表现出对手绘的深深怀念以及推崇。
3、用软件算力一定会降低你的逼格,有人在场务必用纸笔计算,有人问起就带有淡淡的忧伤回答道:“这么多年了,不用笔验算一下还是没法放心,改不了啊。”
4、不要看见矿工帽就戴上然后自拍一张@XXX并显示出地址,瞬间就降调了你的逼格,我们是脑力劳动。
5、不要动不动就用尺子就比划,这样显得你很肤浅,资深的土木攻城狮都是目测。
6、谈话时一定要把自己工作的单位往知名建筑上靠,并且表示出该建筑没有自己单位就不行的信息
7、不要问很初级的问题,书上有的问题绝不能问,谈论时要以“有限元法分析内在的哲学原理之我见”“论P6C30在国内的滥用”逼格一下就高了。
8、业主/施工单位网上找你的时候,不要急着回复,你要给他们一种你在很忙你在画图没空搭理他们的错觉。
9、显示器2个起步,一横一竖,三屏刚好,左中右包围,上面各种复杂的图形数据,旁边一定还要放一台笔记本
10、不要老是是用网上免费下载的AutoCAD2004/7/8/9,你的逼格瞬间就掉价了。义正言辞的告诉盗版用户:“AutoCAD虽然昂贵,但是正版软件带来了稳定与安全,与产出相比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产品的价值不能绝对,取决于使用人创造的价值。”
11、像“常青藤”“易桥”等这种AutoCAD插件,一定不能用。英文插件凑合,什么都不用才是王道,人家问到的时候就说:“国产插件比上外国的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我还是喜欢原滋原味的感觉,让我在画图时能更专注于设计本身。”
12、绝对不能是用CAD的默认快捷命令和窗口布局,所有快捷命令和窗口从头至尾都要改一次(即使不想改),就要保证别人用你的电脑的时候各种不顺手,而自己用的时候非常舒服。
13、Your interface must be English,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 is invented by American,not Chinese.
14、打回重画?没有这种事,那么多的再版只是因为,我们是追求完美的攻城狮。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