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李师傅,算是内江修表界的元老,35年与钟表为伴,见证了内江修表行业的兴衰。他用执着,展现了自己的坚守,谱写了自己的人生篇章。 投师学艺 进入修表行业 李师傅是东兴区新江街道人,1982年,听亲友介绍,修表行业是热门行业。而且,当时家里如果有“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便相当“土豪”,普通市民能戴上海表、瑞士表更是“拉风”。修表师傅则可以戴几只手表,非常让人羡慕。 听了亲友的介绍,李师傅毅然选择投师学艺。 跟从老师学习几个月后,他就已经可以独立拆卸、修复多类国产手表。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瑞士表、日本表,还不敢轻易下手。 李师傅说,修表其实是一门技术活,手表停摆就关系到自动陀和发条动力、内部机械故障等一二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对客户资料的掌握、手表生产工艺的了解。以全自动手表为例,人只要在运动,任意方向都能转动、上紧发条,自动陀也随之转动产生能量。学习期间,老师每一次的讲解,李师傅都牢记于心,下来还不断复习、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三年时间,李师傅已经基本掌握了国产手表、进口手表的组件元素和装配流程以及维修技能。“这是一门胆大心细的手艺活,也让自己找到了挣钱吃饭的门路。”李师傅介绍道。 同样从事修表工作的李知明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表每天收入少则一二十元,多则五六十元,养活一家人完全没有问题。 精雕细琢,坚守“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手表配戴率达到空前的高度。但是,没落也开始了。 那时,最时尚的寻呼机出现,上面会显示时间;少数“土豪”使用的大哥大,也有较为精准的时间。对市民而言,既要配戴手表,又要背一个寻呼机,反而显得累赘。不少人选择了集时尚与信息方便于一身的寻呼机后,手表的配戴率便开始下滑。 李师傅说,他都记不清从哪一天开始,生意逐渐清淡的。但他注意到,以前市中区交通路随处可见的修表摊,如今早已消失。或许,因为自己手艺过硬,维修的活虽然不像以前“堆”起做,但还能基本维持。 “我决定坚持下去!”李师傅说道。 据熟悉李师傅的人介绍,李师傅是一位好学肯钻研的人,不管是普通国产手表还是工艺复杂的国外手表,他都能修复。而且,李师傅待人和善,钟、表都修,不管是价值几十元还是数万数十万元的手表,他都会接。李师傅介绍,国产手表中有著名的海鸥、上海、天王、依波、罗西尼、飞亚达,都是他得心应手的维修品牌。其中上海和海鸥是新中国最早的制表企业,这两个品牌的手表也是他维修得最多的。国外的名表如劳力士、卡迪亚、浪琴等,维修也不在话下。 李师傅说,世界顶级手表中的百达翡丽、爱彼、江诗丹顿等,不管如何名贵,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要细心再细心,都可以修复。除非需要更换原材料,要通过专业渠道从出产地进货,其余问题短时间甚至立等可取。 进入21世纪,手机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与网络同步的精准时间也加快了手表的没落。李师傅说,目前在内江城区,坚持修表的只有三五个人了。 李师傅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一路步行至交通路,开始一天的工作,哪怕没有活干,他也要静静地坐在那儿。 学艺者渐少 担心手艺失传 前段时间,尽管室外温度高达三四十摄氏度,李师傅连风扇都没使用。几十个春夏秋冬,李师傅头发已经花白;长时间的埋头作业,岁月已经压弯了他的脊梁,但无法折服他的精神。 在谈到是否将自己的手艺传承给后人时,李师傅有些惆怅。他说,孩子们都有固定的工作,孙子也已上大学,没有人来继承。 正说着,一位顾客送来一块浪琴手表。“这是一块原装正宗浪琴手表,因为表把损坏,导致发条动力出现故障。”顾客说完,李师傅拿起手表查看,每一颗小螺钉、每一个小组件,都在考验李师傅的视力。即使在放大镜下,都必须靠近再靠近。花了近两个小时,手表修好了。顾客给了40元钱,还送给他一瓶饮料,让他解解渴。 李师傅除了正常维修,很多项目都是免费的,比如调时间、紧表链、擦水雾……不少顾客谈起李师傅,都由衷地称赞。 李师傅说,如今愿意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为这是纯粹的技术活,需要耐心地日积月累。很多人都不愿花费三四年时间去学习,他担心再过十年、二十年,自己无法再修表了,而手艺没有找到继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