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被称为“钢琴诗人”。168年前的今天,39岁的波兰人弗里德里克·肖邦在巴黎病逝。 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思想的作品,曾拒绝沙俄的“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职位;他一生未婚,却有几段深深影响其作品的恋情。 他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名言”,但从他留下的只字片语里,可以窥探他短暂人生的几个侧面,每一个角度,似乎都与他的音乐有着莫大的联系。 作品内外,肖邦最多被提及的是其民族精神。 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的起义,肖邦忍痛离开故乡波兰前往巴黎。次年,21岁的肖邦来到巴黎。在巴黎,肖邦结识了一大批艺术家,其中包括文学家雨果、大仲马、海涅,画家德拉克罗瓦,音乐家门德尔松、舒曼等,以及一直支持其创作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伯乐”李斯特。如果不是在巴黎这个世界文化中心,肖邦人生或许是另外一种结果。但即便如此,故乡波兰却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1849年的巴黎,39岁的肖邦临死前挣扎着低声请求,托他妹妹把心脏埋在故乡,躯体留在巴黎。他主动提出挖心脏,并将它装在一罐白兰地酒中。此后,这颗心脏被存放在家里很多年,中途又经过家乡几个亲戚的辗转保存,最终被埋在位于华沙中部的巴洛克式的圣十字教堂的一个柱子下。肖邦的墓志铭上写着:“你最珍视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E大调离别练习曲》: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创作于波兰,肖邦一直没有跟别人提起为什么写这首作品。直到一次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他听到学生弹奏得很抒情,不由地感叹:“这里面就是我的祖国。”后来大家给它加了一个名字“别离曲”。 肖邦墓 ●“相信自己的天赋,不随波逐流” 在肖邦所处的时代,作曲家们都热衷于创作大型的管弦乐作品,钢琴家们则想要创作更多的钢琴协奏曲,以展示他们的天赋。而肖邦对大型的管弦乐作品却并不热衷,一生的大部分创作都专注于纯钢琴音乐。肖邦在钢琴上的成就可以跟贝多芬的交响乐、巴赫的清唱剧和瓦格纳的歌剧媲美。舒曼曾经如此评论肖邦的《a小调前奏曲》:“草图、练习曲的开端、废墟、在一片狂乱中的老鹰羽毛”。这些话表明了舒曼对这些乐章的某种不安、甚至困惑的态度。但同时,肖邦在前奏曲中显露出的天赋又让他着迷。 《C小调革命练习曲》:肖邦一生共创作了27首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被称为“钢琴史上的革命”。有人说,肖邦的练习曲最伟大之处,在于他将技巧性和音乐性完美地结合。这使得练习者在弹奏时必须思考,如何在处理高难度的音符的同时,将它们连接成一条连贯的旋律。如果没有肖邦,我们就不知道原来练习曲也能如此悦耳。 肖邦一生未婚,却谈了不少段恋爱。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与法国文学家乔治·桑维系了十年的情愫,这段感情在他的音乐创作生涯中无疑扮演了最重要的因素。肖邦在李斯特家见到了身着男装、抽着烟的乔治·桑,不久两人坠入爱河,随后近十年,是肖邦创作最稳定的时期,著名的波洛涅兹舞曲《英雄》便是那个时期创作的。 与乔治·桑相识时,肖邦已经26岁,已是享誉欧洲的作曲家、演奏家以及贵族门第的音乐教师了。但被人们称作“情书”的却是他20岁时的创作。彼时的肖邦在波兰学习音乐,暗恋同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的女高音格拉德科芙斯卡,就连临别时都不曾告白过。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这半年来,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但是还是未跟她交谈过半句,我就是在思念她之中写下了我的协奏曲的慢速乐章”。就是肖邦的《F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其中第二乐章后来被称作肖邦的“情书”。肖邦把蕴于心底的爱,化作郁积情热的音符,犹如火焰灼灼燃烧着整个乐章。 乔治·桑与肖邦 关于肖邦的四部电影 ●《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 ●《肖邦的青年时代》(Mlodosc Chopin) ●《蓝色乐章》(Note bleue, La) ●《肖邦:爱的渴望》(Chopin. Pragnienie milosci) |